七月中旬的浙江慈溪,暑气蒸腾。在古陶瓷鉴定与研究专家、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钱伟鹏先生陪同下,协会会长、润杨集团总裁杨军专程来到位于浙江慈溪、由闻长庆大师创建的“秘色闻创园”。这场探访,既是出于对这个独一无二的非遗传承基地的仰慕,也源于四年前深圳一场展览结下的奇妙缘分。
闻长庆、闻果立父子
展开剩余84%时间回溯到2021年,由润杨集团全力支持的建党百年红色陶瓷大展,先于6月在南山漫谷·同构艺术空间举办预展;随后的9月,在国内数十位大师的参与下,于锦绣科学园正式开展。此次建党百年红色陶瓷大展上,一件秘色瓷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造型典雅的经典秘色瓷八棱净瓶。它独有的“千峰翠色”,沉静莹澈,仿佛凝固了千年时光。最终,这件秘色瓷作品被杨军总裁珍重收藏。它的创作者,正是“秘色闻创园”的主人——闻长庆及其儿子闻果立。由此牵起的“秘色”情缘,经意不经意地成为此次慈溪之行的引线。
闻长庆、闻果立 秘色瓷八棱净瓶
2021年建党百年红色陶瓷大展分别于锦绣科学园和南山漫谷举办
踏入园区,空气中似乎都飘散着泥土与釉料混合的独特气息。闻氏父子热情地接待了杨会长一行。这位曾经在制冷流水线设备上各种快速接头产品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企业家,谈起当年事业的辉煌与突然的“转身”,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
制冷流水线设备上各种快速接头
他笑称投身秘色瓷是“亏本买卖”百胜证券,一句“钱赚不了,但我们乐此不疲”道尽了其中的纯粹热爱。而儿子闻果立在一旁的淡然神采,言语间也满是对父亲的敬佩。对过往的经历与转身,闻氏父子只是简略提及了那段艰难的复原岁月:古籍堆里找线索,窑炉前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堆积如山的废品……最困难时,闻大师的白发肉眼可见地增多。但正是这份近乎“偏执”寻“秘”守“色”,让他们最终让失传千年的秘色重见天日。
闻长庆(右1)、闻果立(左1)父子与杨军总裁合影
闻长庆(右1)、闻果立(左1)父子与钱伟鹏先生合影
闻长庆、闻果立秘色瓷研究成果
闻长庆先生投身秘色瓷并非完全偶然,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伏笔”。原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块刻有“上林乡闻陆堡”的五代瓷片(“闻”是他们的姓氏)以及唐代掌管窑务官吏墓志中关于“闻”姓儿媳的记载),让他确信:“老祖宗要么管理窑炉,要么亲自烧制过秘色瓷。” 这份冥冥之中的血脉联系,成了他毅然转身、扎根上林湖(慈溪古窑址所在地)的强大动力。为了寻根,他长年收集研究瓷片,甚至不惜被毒虫叮咬,只为印证“秘色瓷的根就在这山水之间”。
闻长庆于上林湖
如今,“秘色闻创园”已不仅是父子的工作室,更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随着闻氏事业的转型,原本工厂里的学徒们也在大师的指导下专注地拉坯、上釉,古老的技艺在这里焕发着新生机。园区内,博物馆的展陈与传统美学的韵味相交织,与现代设计的简洁巧妙融合,闻氏父子愣是将企业家特有的务实与科学研究的严谨,深深融入到了这份文化守护事业中。
一站考察,两进园区,看着眼前充满生机的景象,再联想到深圳大展上那件被珍藏的秘色瓷作品,杨会长、钱会长一行与闻氏父子由衷会意,万千感慨。被珍藏的,何止是精美的器物?那更是一份对中华文化根脉的珍视与守护。而闻长庆、闻果立父子,则用他们“秘色瓷守护者”的传奇转身和坚守,让一抹沉寂千年的翠色,重新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让人真切触摸到了这份守护的温度与力量。
闻大师陪同杨会长、钱会长一行考察上林湖越窑遗址
这抹穿越千年的“千峰翠色”,背后藏着多少秘密?闻氏父子是如何让秘色瓷从历史记载中“活”过来的……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下一期为你揭开。敬请期待!
· The end ·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仓颉通文化所有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百胜证券
发布于:广东省联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